我院马希骜副教授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0年7月,我院马希骜副教授与导师王国胤教授合作的研究成果《不确定性知识的多粒度发现模型与方法》获得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由重庆市人民政府设立,每年评审一次,用于奖励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2019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奖共评出成果24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

《不确定性知识的多粒度发现模型与方法》项目简介
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智能制造等迅猛发展,数据急剧增长。大数据的出现进一步使复杂知识发现从工业到农业、从天文到地理、从预测预报到决策支持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从数据中高效发现有价值的知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战略性问题之一。其中,不确定性知识发现的难度大、价值高,从知识发现研究开始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瓶颈问题。
该项目攻克大数据智能分析中的不精确概念的感知方法缺乏、数据空间的理解与认知计算模型缺乏、知识发现效率低下等核心科学问题,取得了突破性创新成果:(1)针对不确定性知识发现中不确定性概念的数学描述基础问题,创建了不确定性知识的多粒度逼近描述模型。(2)针对人脑多粒度思维认知机理的模拟计算问题,创建了不确定性知识的多粒度智能计算模型。(3)针对不确定性知识发现效率低下和难以保障知识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不确定性知识的高效动态多粒度发现方法。
项目成果得到包括W. Pedrycz院士、S.K. Pal院士在内的加拿大皇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印度科学院/韩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IAPR/AAAS/IRSS会士等30多个国家/地区学者的正面引用,被成功用于解决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中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的铜闪速熔炼过程操作模式优化等领域关键问题。项目成果引领粗糙集和粒计算发展为信息技术学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有力推动了学科方向发展。

马希骜,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计算机应用专业),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计算机系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粗糙集、粒计算、三支决策、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Information Scie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Soft Computing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8篇,其中SCI top期刊4篇,ESI高被引和ESI热点论文1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基于概率粗糙集模型的属性约简方法研究,编号61502419),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面向高维复杂数据的三支类指定特征选择方法研究,编号Y21F020044),2020年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不确定性知识的多粒度发现模型与方法,编号2019-Z-1-03-R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