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 国奖生专访: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孙圣凯

(一)个人介绍

“”

 

                                                                                      发表CCF-A类顶会论文两篇

                                                                                 在审发明专利一项、授权软著一项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二)个人心得

“摘得硕果,追忆来时路”

       研究生录取后不久,我在导师的指导下正式踏上了科研探索的旅程。我深刻地认识到科研之路充满挑战,需要付出大量精力才能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我义无反顾地踏出舒适圈,以认真的态度走好研究中的每一步。当然,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挫折和考验。我也曾经历过论文被拒绝,经历过同行评审的质疑和不认可,这些时刻常常让我感到沮丧,甚至一度失去了动力。然而,也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锤炼了我的意志,是它们教会了我坚持不懈和不怕失败,并且要相信自己的价值。每一次的拒稿和质疑都是我反思、改进的机会,它们使我的研究得以一步步完善。科研之路充满曲折和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能让我更加坚韧,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抵达自己理想的目的地。

“感悟与建议,共勉前行”

       经过两年多的科研生活,我也有了一些感悟和建议分享给大家。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最大程度地减少精神内耗。科研是一场长远而又曲折的征程,我们常常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很多时候问题并不难解决,只需要适当地跳出当前的处境,并拉长自己的视角,从更长的人生跨度上去看待当下的问题,减少自己的内耗。其次,科研并不是单打独斗,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利用已有的经验和资源,可以显著提高我们的科研效率。特别是要及时与导师进行交流,他们的反馈和建议有助于我们不断改进研究工作,让我们少走弯路。在我的科研经历中的,正是我的导师给予了许多的支持和指导,我才能够取得这些科研成果。最后是学会防御性科研思维。简而言之,这意味着在完成论文准备投稿前我们就应该全面地审视自己的工作,站在审稿人的立场上,思考可能提出的质疑,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通过前期的防御性准备,我们才能在后续过程中从容应对。

 

(三)导师寄语

       首先祝贺孙圣凯同学获得今年的国家奖学金。这个荣誉不仅是对他过去不懈努力的肯定,更是未来的巨大鼓舞,期待看到他继续在学术研究中取得更多的成就。成功如同一座险峻的山峰,其路漫长,蕴藏挑战与机遇,但正是这些挑战磨练了我们,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希望他将这份荣誉化为内在的动力,继续追求卓越。不要满足于现状,勇敢面对新的挑战,坚定迈向更高的目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潜力。要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就需要耐心了解他们的兴趣、挑战和目标,然后根据这些因素来提供指导。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探索,这是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同时,导师工作的成功也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个体。这要求我们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传授价值观和道德观。落实到科研上,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培养追求卓越、严谨治学的精神。——导师董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