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算法能力大赛:

2025年4月18日至20日,首届CCF算法能力大赛(CACC)全国总决赛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吸引了全国1243所高校、276个城市的1.16万名选手参与区域赛角逐,最终500名顶尖选手晋级总决赛,其中包括来自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三名学子。经过两天高强度竞技,学院学子表现优异:卢嘉亮同学在人工智能赛道中荣获三等奖,何青峰同学在人工智能与安全双赛道中均斩获三等奖,展现了扎实的算法功底与跨领域综合能力。

左3为何青峰同学在安全赛道获得全国三等奖

右2和右3分别为何青峰同学和卢嘉亮同学在AI赛道获得全国三等奖
总决赛设置人工智能与安全两大赛道,赛题聚焦工程实践与前沿技术,要求选手在16小时内完成6-7道高难度题目,涵盖算法设计、工程优化及安全防护等综合能力考核。比赛评审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教授与阿里云、腾讯等行业专家联合组成,赛题结合金融、交通、网络安全等真实场景,强度堪比科技企业研发实战。获奖选手不仅获得荣誉证书与奖金,还将优先获得阿里云、百度、蚂蚁集团等头部企业的实习与就业内推机会,助力职业发展。
赛事介绍
CCF算法能力大赛(CACC)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为培养算法人才、推动产教融合而创办的全国性赛事,覆盖基础算法、专业算法与工程算法三大维度,旨在提升选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赛分为区域赛与总决赛两阶段:区域赛为8小时封闭式上机测试,包含5道赛题,其中第5题为结合AI、安全等领域的开放式工程应用题目;总决赛则进一步升级难度,增设技术答辩环节,并与首届CCF算法大会联动,为选手提供与院士、学者及企业专家交流的平台。
本届总决赛吸引了全国15%以上的C9高校学子及30%的硕博生参与,竞争激烈。赛事不仅注重学术竞技,更强调技术与产业需求的结合。例如,赛题素材来源于企业真实场景,评审标准涵盖算法效率、安全性与成本控制,凸显“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理念。此外,宁波海曙区作为承办地,通过赛事集聚算法人才,助力本地科技产业发展,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目标。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始终重视学生算法能力培养,通过组织竞赛培训、搭建实践平台等方式,助力学子在国家级赛事中屡创佳绩。此次获奖不仅是学院教学成果的体现,也为后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算法创新与产业需求对接,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