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
理性抉择,开启征程
我于2019年进入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习,并于2023年顺利毕业。目前就职于字节跳动,担任前端工程师,主要从事互联网广告变现方向的开发工作。
选择计算机专业并非出于一开始的热情驱动,而是基于对现实的综合考量。当时正值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高中阶段对各专业的了解有限,在权衡兴趣与就业前景之后,最终将计算机作为最后的选择。事实证明,这个选择为我打开了一扇广阔的职业之门。

学业沉淀,能力养成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一次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技术的价值。我曾为一位朋友开发了一款订单自动化处理工具,帮助他省去了每日繁琐的数据整理流程。当我看到技术实实在在改变了他工作的效率,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代码”不仅是冷冰冰的符号,而是一种可以改变现实的工具。这种“用技术创造价值”的体验,坚定了我继续深耕这一行业的决心。
如果有机会回到高考填志愿的时刻,我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计算机专业。它让我看到了技术改善生活的能力,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这个行业充满活力,不断变化,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予持续成长的空间与成就感。
在大学所学的课程中,Linux相关课程对我的职业发展帮助最为显著。作为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Linux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运维、自动化脚本等多个场景,为我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相比之下,一些其他实践课程内容相对滞后,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偏差,而Linux课程则因其实用性,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影响最深的老师是我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他给予我极大的自主权,让我可以根据兴趣选择项目方向和技术栈。这种自由度激发了我的创造力,也让我积累了宝贵的项目经验,这些经验在求职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
大学阶段的多样化课程内容,使我具备了良好的跨领域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在职场中极为重要,无论是与后端协同设计接口,还是与产品沟通用户需求,都能迅速找到理解的共识,从而加快项目落地效率。这让我意识到,大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期,更是协作与理解力的训练场。
行业洞察,人才需求
当前所在的互联网行业正经历由AI驱动的深刻变革。AI技术已在多个领域显著提升效率和生产力,尽管底层基础设施的研发门槛较高,但在应用层面,AI工具和智能体系统的开发正在逐步普及化,越来越多开发者有机会参与其中。未来,开发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将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从业者带来更多切入点。
从行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企业更青睐在某一方向上具备深入理解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在具体技术领域中,熟练掌握主流技术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获得认可的关键。同时,扎实的基础能力依然是求职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考核项,尤其是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核心内容,仍具有决定性意义。
发展建议,展望未来
面对行业的快速变化,未来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在大学阶段就具备开源意识,积极参与社区讨论与项目共建,保持对新兴技术的关注与包容。这种不断学习与更新的能力,是适应行业节奏、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回望四年的大学时光,计算机专业不仅带给我专业技能的提升,也让我逐渐建立起“用技术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这是一次深刻且有意义的成长过程,也是我未来继续前行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