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校友,专业领航 | 吴柯磊:在代码中创造价值,于浪潮中持续成长

软件工程专业

志存高远,锚定方向

我叫吴柯磊,2019年进入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软件工程专业,于2023年毕业后保研至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期间曾于腾讯、美团等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实习,最终签约腾讯,未来将在腾讯云团队从事私有化云服务相关工作,主要面向国企与金融企业,提供私有云解决方案。

。

勤学笃行 厚积薄发

       选择软件工程专业,源于对编程的浓厚兴趣。高中时期,我已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编程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那时,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也促使我坚定了这一选择。专业学习的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不断融合,让我更加确认了自己的方向。计算机行业发展迅速,研究方向广泛,总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赛道。如果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这条路径。

       在大学期间,我接触到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Linux以及设计模式等核心课程,对我后续的学习和实习经历帮助极大。这些知识不仅是技术面试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日常开发工作中频繁使用的基础支撑。特别是Linux相关内容,无论是调试、部署,还是系统层面的开发,几乎无处不在。而设计模式的运用更像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在大型项目的结构设计中频繁出现,帮助我提升了代码的可维护性与扩展性。

       求学期间,陈志贤老师与汪烨老师对我影响深远。陈老师的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深入浅出,是我整个大学学习体系的核心基础。汪老师所讲授的软件工程设计课程虽然初学时略显抽象,但随着项目经验的积累,那些课程中的理论在实际开发中屡屡印证,让我常有豁然开朗的感悟。

洞察趋势 明晰方向

       项目协作能力是大学期间另一个重要的成长收获。在课程实践与团队项目中,我逐渐掌握了使用Git进行协作开发的流程,这种能力在职场中尤为关键。此外,参与开源项目和实际项目开发,不仅提升了我的综合技术能力,也锻炼了解决问题与跨团队沟通的能力。

       目前所在的云原生方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关技术已经逐步落地。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云原生技术也在向异构算力调度、无服务架构等新方向拓展。这一领域对从业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既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网络原理等,也要求掌握容器化相关技术,如 Docker 和 Kubernetes,并具备一定的 Go 语言能力。除此之外,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也变得愈加重要。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在大学阶段夯实基础,注重动手实践,积极参与项目开发与开源社区,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关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保持技术敏感性,拓宽视野,并不断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在团队协作中保持开放心态,善于沟通与配合,将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场环境。

建言献策 寄望未来

       计算机专业适合那些热爱技术、喜欢动手实践并乐于探索新知的学生。在代码中,不仅能获得创造的乐趣,也能看见技术带来的改变与价值。软件工程专业意味着要以代码为工具构建解决方案,在技术浪潮中持续精进,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

       希望在校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在学习中深入探究原理,不仅仅满足于 “怎么用”,更要理解 “为什么这样用”。以底层思维去理解工具与语言的本质,才能在未来的技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