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软件工程系以线上形式召开教学研讨会,由系主任董建锋主持,全体软件工程系教师参会。会议围绕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实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及AI背景下课程改革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建设创新发展。

科研训练项目启动 培养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
会议首先聚焦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申请与实施工作,由马国芳副主任详细阐述项目实施方案。她指出,在当前软件工程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训练已难以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该项目旨在为本科生提供探索前沿领域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明确学业和职业目标,全面提升逻辑思维与科研素养。马国芳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具体要求:导师需自行拟定课题并提交申请表,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导师,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将围绕课题开展文献调研、组会汇报、综述撰写等科研训练,每学年需完成至少1篇进展报告和年末总结报告。董建锋强调,该项目将与国创、校创等项目同步实施,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训练体系,为学院"双一流"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审核评估准备就绪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针对下学期即将到来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蔡蕊副主任从评估要求和准备工作两个维度作了详细部署。他强调,全系教师要以此次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指导方针,全面梳理和完善教学支撑材料。希望所有教师需精心备课,完善课程教案和教学设计;严格执行课堂管理制度,通过多样化考勤方式提升学生到课率和课堂参与度;建立科学的平时成绩评定体系,将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测验等过程性评价与学习效果统筹考量,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可追溯性。
AI赋能课程改革 探索教学创新路径
会议的第三个重要议题聚焦AI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创新。陈书界老师率先提出议题,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软件工程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认为,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软件开发流程和人才需求,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亟需更新。 研讨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AI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内容的优化调整、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当在保持软件工程核心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积极融入AI相关技术和应用案例,培养学生运用AI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其理性看待AI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凝聚发展共识 擘画未来蓝图 董建锋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通过本次研讨会,软件工程系在科研训练项目实施、审核评估准备、课程改革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他强调,全系教师要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面向未来,软件工程系将继续秉承创新发展理念,在科研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评估中展现专业建设成效,在课程改革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软件工程人才,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