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计算机技术-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计算机技术领域(2015年制订)

 

         工程硕士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1997年正式批准设置的与工学硕士学位具有同等效力的一种新型的高级学位。为规范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确保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计算机学科和本校办学特点以及企业技术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在充分吸取以往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特制订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本硕士点密切关注信息产业发展对高层次IT人才的需求,结合最新学术前沿,设置培养领域和专业方向;坚持科学的质量观,以学术体系和引领IT人职业发展体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培养精技术、懂管理的领军型人才,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发展空间。拥有1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在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数据挖掘、多媒体计算、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分布式计算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计算机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扎实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方法和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计算机软硬件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电子商务技术

       本研究方向为网络系统工程设计、计算机协同工作环境、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技术,并进一步研究支持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基础架构、支撑平台和中间件等。

  1. 智能信息系统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模型和模型库管理系统的机制和方法,研究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信息及其相关活动因素如何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配制和有效利用,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决策支持系统,从而增强企事业的决策能力。

3)计算机图形学应用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图形硬件、图形交互技术、真实感图形计算与显示算法、非真实感绘制、移动图形计算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自然景物仿真、虚拟现实等。

4)智能控制与嵌入式系统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嵌入式应用中的系统结构、软硬件设计方法、中间件、测试技术,以及嵌入式应用中涉及的控制算法、传感器技术等。

5)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人工智能、信息理论、多媒体技术等,对其应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基于内容检索技术、图像与视频压缩、图像加密与数字水印、运动目标识别与跟踪、文字处理与识别、人的身份识别以及可视化技术等。

6)物联网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组网、安全和隐私保护、标准化及互操作等支撑物联网实施和应用的关键技术,以及在现代商贸、物流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7)互联网计算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围绕云计算技术、3G/4G技术及移动应用,研究从云服务平台到移动终端各环节的部署、实施、管理、系统分析、软件架构和开发等相关工程技术。

(四)培养方式与年限

1)学制一般为2.5年,最多不超过3.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5年,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学位论文一般在学生所属单位或委托培养单位非脱产完成,时间规定为1-1.5年,不得超过2.5年。

2)采用企业厂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一方面要进行严格的研究生课程教育,使之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现代化技术和方法,同时要接受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并完成学位论文。

3)采用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的培养方式,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凡修满32学分,并提交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浙江工商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则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4)实行双导师制,在双向选择确定校内本专业指导教师的同时,硕士生选送单位必须选择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副导师)。校外导师须填写“浙江工商大学工程硕士论文联合指导教师简况表”,经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审查后,报学校学位办公室备案,并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发给相应聘书。两位导师与学生共同商定论文选题,并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其论文。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生应修课程包括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其中:必修课程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工程数学、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高级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以及其他必修课程,至少2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1学分。总体学分不低于32学分。

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具体课程设置详见表1

(六)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本学科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须完成由导师指定的文献阅读任务,在论文开题时需要提交经导师确认的已完成阅读书目和期刊目录清单。

(七)中期考核

        本学科硕士生应在第四学期完成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才能继续下一阶段学习。中期考核包括研究生自评总结、课程学习情况审核、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查以及导师对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现、学习和科研能力的评定,最终由学科学位委员或学位委员会制定的中期考核委员会作出综合评定意见。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论文工作包括选题、文献阅读及调研、开题、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

  1. 论文选题

         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论文选题要求直接来自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选择委托培养单位急需解决的研制开发、技术改造等方面重大或关键技术课题,也可选择校内导师有明确工程背景的研究课题。鼓励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应用本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新产品、新方法和新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同时也要求具有较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可以是研究型,开发型,设计型或实验型等多种类型,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产品研制报告,也可以是研究论文。

选题时要安排工程硕士生阅读文献和写出选题报告。选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写出书面报告,其中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两部分(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20篇,书面报告一般应在8千字以上)。

  1. 论文质量要求
  1. 学位论文应在两位导师共同指导下独立完成。
  2. 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内容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论述,并能够突出研究生所作的研究工作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或结论。
  3. 学位论文内容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深度,应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即要求有一定的分析结果,而且特别注重其研究结果在工程上的实用性和技术先进性。
  4. 论文应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或是具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论文评审
  1. 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其学位论文后,首先由培养单位组织进行论文预答辩,预答辩时建议有原单位的副导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2. 通过预答辩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由学位分委员会认可的至少两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专家行评阅。
  3. 凡是以软件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在论文评阅前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对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测试,并把测试结果与论文一并进行评审。
  1. 论文答辩
  1.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已完成学位论文,才具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资格,方可提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 至少提前一周进行学位论文送审,送审23份。在收到至少两名论文评阅人同意进行论文答辩的评阅意见之后,方可组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3.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名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位工程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3人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导师;4人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只能有一位导师参加;5人组成的答辩委员会成员允许有两位导师参加)。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应由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
  4. 提前答辩申请。凡论文工作时间不足规定年限而需要提前答辩的工程硕士生,必须办理特批手续。由学院提供导师对学位论文的意见、学位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分委员会意见、学院研究生科及主管系主任的审查意见,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审批后,方能组织答辩,否则答辩无效。

(九)毕业与学位申请

         研究生实行毕业与学位申请制。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达到计算机技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提交规定的材料,经浙江工商大学学位委员会审定,授予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发的学位证书。